“史学界对封建社会地主和佃农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租佃关系、各朝代地租制度及租佃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上。文学研究者从古代小说中看到的,则是在租佃制度下各种文学形象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矛盾、小说作者又在特别强调和宣扬些什么、其影响又是什么。”
维多利亚vic登录地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夏薇以佃农为例,阐述了史学家和文学研究者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关注点的不同,即小说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情感的发展变化,而史学研究则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制度变更和发展。
近日,由夏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常生活史与古代小说研究”顺利结项。在该项课题研究中,夏薇开展跨学科研究,对中国古代小说中涉及的日常生活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证、溯源、辨析。
将个人研究转到文学和史学相结合上来
2005年,夏薇进入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师从维多利亚vic登录地址荣誉学部委员、著名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专家刘世德,开始进行《红楼梦》版本和文本研究。
从女性到饮食,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到《红楼梦》版本研究,从写作特点到后四十回作者探讨……夏薇涉及了《红楼梦》研究的方方面面。
一次偶然的机会,著名汉学家浦安迪来文学研究所作学术讲座,无意中提到“《红楼梦》中没有提到过睡鞋”。这引起夏薇的注意。
在核对过十几种《红楼梦》版本后,她发现《红楼梦》中是有睡鞋的,但这并非浦安迪先生的错误,而是他可能恰好没有看到有睡鞋的版本。因为在《红楼梦》诸多重要的八十回抄本中,只有庚辰本中有这一物件,别的本子一概删掉了。
题为《〈红楼梦〉中的“睡鞋”与明清两代小说的史料价值小议》的文章,在红楼梦学会年会上因“从小物件引发大思考”而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关注。从此,夏薇在继续关注小说版本异文的文献学价值的同时,开始留意起这些异文携带的文学和史学问题。
此后,她又撰写了《薛宝钗与“冲喜”:明清小说中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危险的消遣:“看街”——明清小说中女性的日常生活(二)》两篇相关文章。
“冲喜”虽为中国古代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婚姻形式,但详细介绍、分析和研究在社会学、民俗学等研究中却都难以查阅到,何谓“荒亲”更不曾被提及。通过对“冲喜”和“荒亲”等行为的研究,夏薇对薛宝钗的信件和伴随着一系列人物死亡的整个议婚、结亲、成婚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冲喜”婚姻使得小说人物性格前后一致、丰满完整,更好地诠释了“黛死钗嫁”的悲剧结局以及《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完整统一。
经过一系列尝试与准备,夏薇从红学研究转到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研究上来,并于2019年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常生活史与古代小说研究”。
用文学的眼光看待小说中的生活
在该项目研究中,夏薇采用文本细读法、宏观与个案相结合、文献分析和理论阐释相结合、史学研究与文学文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改变了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部小说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日常生活现象、缺乏小说史梳理的研究方式,深入到从汉代到明清小说和笔记的具体文本内部,分析各种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现象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和影响等。
该课题不以某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为依托去考察日常生活现象,而是从小说中的街巷里的生活、社会阶层、社会消费等研究主题出发,把小说中各种生活现象从时代中剥离出来,使它们表现为一个较为显著的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史元素,摆脱以往历史考证法的束缚,用文学的眼光去看待小说中的生活,进而分析这些日常生活内容在文学作品中被选取、被运用的目的与作用,以及对作品人物、情节等要素的影响。
例如,阶级结构研究是社会生活史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该课题要探讨的不是历史而是文学,所以研究对象主要是佃农、自耕农、地主和流民在小说中存在的情况,包括他们的身份和生存状态、彼此之间的关系、各阶层在小说中出现的类型、政府对待他们的态度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小说作者选取各阶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片段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要让读者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具体描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思想等。
中国古代小说和笔记浩如烟海,如何将文学与史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促进研究的深入,对社会史中较为常见的诸如交通、饮食、服饰、建筑、风俗等方面展开研究,是夏薇未来思考、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