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再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从五个维度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合”。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鲜明论断:“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现阶段,“第二个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两个结合”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圆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遗产凝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看得见多远的历史,就能走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有形遗存,是古代文明的主要存在形式。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华历史、文化和文明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需要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
考古文博工作者是发掘、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遗产的主力军。2020年9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在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的角度,对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再次评价和阐释,重新梳理核心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核心内涵与价值,通过多学科的有机合作,透过多维的角度,不断挖掘每一个遗产的历史、故事与价值等。此外,我们还应该提炼升华、修正重构、查遗补漏,结合新的阐释和总结,查找出下一步需要开展的田野勘探和发掘研究任务。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
这里我们举一个边疆的例子,位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的北庭故城遗址在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其价值的阐释是:“北庭故城先后为唐代庭州和北庭都护府(伊西北庭节度)、高昌回鹘夏都、元代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是唐至元时期丝绸之路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目前天山北麓保存最为完整、最大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的枢纽重地。”由于清代至今,通过纪昀、徐松等学者的踏查和研究,以及中国考古学家的不断发掘研究,使得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庭故城遗址的属性和独特价值得到全国和全世界的公认。但对于北庭故城的核心价值,还可以不断深入阐释和提升。结合新的认识,可以增加以下内容:“北庭都护府南与安西都护府相配合,自唐至元在天山以北地区发挥了军政枢纽、商业和文化中心的作用,是中原王朝有效管辖草原地区以及游牧人群的实物见证。对于落实文化润疆,增强各民族历史、文化和政治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
由此可以看到,就边疆地区的文化遗产而言,既要重点关注中央王朝在维护边疆繁荣稳定、道路畅通、大一统政治格局方面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也要重视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边疆人群心向中原,共同秉持的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还要重点揭示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外互通有无、交流互鉴,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和谐并存,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贡献美好和平的丰富内涵。
总之,新时代的边疆考古研究工作,需要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实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别是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由此,我们可以具体可信的实例落实“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考古学的实物证据和研究成果。
弘扬边疆文化遗产还要考虑实际的可能性与便利性。北庭故城遗址所在的吉木萨尔县距乌鲁木齐市165公里,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东段。该县不仅靠近乌鲁木齐,距离国道和高速公路也仅有十多公里。吉木萨尔县煤气油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巨大,具有便利的区位优势和较成熟的平台基础。该县已经建立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立了北庭学研究院,为中组部确认的新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吉木萨尔县还有汉代戊校尉驻防的金满城,相邻的奇台县有汉代疏勒城和唐代蒲类县城,其中疏勒城、北庭城和蒲类县城都是汉唐中央王朝决策、规划和建设的城市,是维护大一统国家稳定和丝绸之路繁荣重要的军政建置。此外,在阜康市有东岳庙遗址,乌鲁木齐市有乌拉泊古城遗址、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等红色遗产,石河子市有兵团军垦博物馆。在天山北麓更远的范围,西部有伊犁将军府、伊犁九城、博尔塔拉爱国戍边教学馆,东部有巴里坤的大河古城、满汉古城、清代粮仓等体现国家治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文化遗产。这些核心文化遗产由点及面,贯穿千秋岁月,形成天山北麓地带一套系统完整的实物见证,可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历史的多维现场与核心价值的丰富阐释。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四个共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和民族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等等。总之,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来看,新疆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区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枢纽。新疆虽然是中国的西北边疆,但从欧亚大陆的角度看,却是腹心地带。中国丝路东起长安,途经新疆以至中亚、西亚和欧洲、非洲,新疆在丝绸之路上起着中华文明桥头堡的重要作用。2023年5月18—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在西安宣言中共同提出,六国决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各方认为,一个稳定、发展和繁荣的中亚符合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新疆考古在其中承担着复原历史、沟通民情、润泽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新疆考古工作,特别是在中国—中亚峰会胜利召开的背景下,紧紧结合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围绕服务文化润疆和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争取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积极加强宣传和成果转换,“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让活起来的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全世界则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让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和新历史,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再次为世界贡献中国新的美好。
(作者系维多利亚vic登录地址考古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