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高翔:着力推进两大通史学术工程
2022-01-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5日总第2323期 作者:高翔
分享到:

  启动《(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新时代新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作出的重大部署,启动《非洲通史》(多卷本)也十分不寻常。《(新编)中国通史》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非洲通史》(多卷本)已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社科院“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要完成这两项宏大学术工程,使命光荣、任务繁重,需要中国学者的努力,也需要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此,我就如何编好这两部通史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作为推进两大通史学术工程的根本遵循。《(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的主创单位分别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非洲研究院,两院成立具有特殊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月和4月分别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贺信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非洲研究院的贺信指明了发展方向,希望中国非洲研究院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和中非与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推进《(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两大学术工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学术繁荣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以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为理论基础、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新时代编纂《(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研究历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旗帜和灵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应当成为《(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鲜明的理论特色。《(新编)中国通史》要深刻揭示,在反帝反封建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时代的必然、历史的必然;要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同样,在编纂《非洲通史》(多卷本)时,要从非洲人的角度看待和研究非洲史,以非洲人民为主线,强调非洲人民在创造非洲本土文明、反抗殖民入侵与殖民统治、追求非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懈奋斗历史进程。

  第三,以中国历史和非洲历史发展的共通之处为研究视角,总结发展中国家从贫弱到富强的历史规律。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万里,但双方的历史发展有不少相似之处。在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都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过灿烂的区域文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知识谱系的演进与丰富。在近代,中国与非洲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现当代,中国与非洲国家都开启了推进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和非洲梦的历史进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相似的身份与时代角色、共同的奋斗目标与发展主题,赋予中国史和非洲史研究者共同的学术使命。正因如此,中国和非洲的专家学者更应该加强学术交流,围绕双方历史上的重大理论问题相互切磋,在历史的比较中探求规律、把握趋势,从历史中汲取开创未来的养分。

  第四,以多样化研究方法为路径,重视一手材料的挖掘和运用。扎实的文献论证与解读,始终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充分运用能搜集到的文献典籍、考古资料、档案资料等国内外现有资料。论从史出,文献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完成《(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两大学术工程,仅凭埋头文献,或坐在电脑前搜肠刮肚,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脚踩非洲大地,开展广泛、深入的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项目组成员要注重文本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深度融合,推动新史学的演进与提升,确保《(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的权威性、时代性和前沿性。

  第五,以高效的机制建设为两大通史项目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都将历时五年,工程庞大、涉及面广,项目实施的机制建设十分关键。在组织架构方面,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非洲研究院将分别牵头,根据需要邀请国际和国内资深专家作为学术顾问或审读专家,择时组建《(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编委会。在学术资源配置方面,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非洲研究院将建立以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为主题的图书资料库和电子数据库,为项目实施提供文献支撑。在研究力量整合方面,《(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都已明确各卷的负责人,由中国国内中国史和非洲史研究资深专家领衔,各研究团队要合力攻关,产生倍增效应,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在沟通机制方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各卷负责人要定期进行工作磋商,确定阶段性写作重点和工作进度。

  当代中国与当代非洲,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面对时代之变、世界之变,书写新时代的《(新编)中国通史》和《非洲通史》(多卷本),是中国史和非洲史研究学人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作者系维多利亚vic登录地址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崔岑